2025年9月16日下午,在长春航展预演结束后,小鹏汇天旗下的两架eVTOL在双机编队演练时因飞行间距不足发生接触,其中一架飞行器正常降落,另一架飞行器在着陆时发生机身受损起火,现场人员安全,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这是eVTOL首次在国内面对公众摔机起火,引发了人们对飞行汽车安全性的质疑。飞行汽车的安全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技术设计与安全配置:飞行汽车在设计上有一定的安全考量。例如小鹏汇天的智能飞控导航系统采用三余度异构冗余,通过不同结构的硬件和软件,减少单一故障模式影响整个系统工作的可能性。其动力电池包也采取了最优化电芯排布、整包一体化结构,并进行间隙填充处理,通过了15.2米的坠落试验,保证了抗坠撞能力。吉利飞行汽车部分车型配备了全机降落伞,在遇到极端情况时可迅速打开,减缓飞行汽车的下降速度,保障车内人员生命安全。操作与人为因素:飞行汽车的操作需要专业技能,驾驶员需同时持有飞机驾照和汽车驾照。此次事故中,小鹏汇天的飞行器主打操作简单,在自动驾驶模式下,一键即可完成起飞、降落和航线规划,同时拥有多维智能感知和避障功能。但据小鹏汇天透露,由于这次航展飞行的两架航空器执行一些特技飞行路线和动作,其量产产品会配备的智能碰撞预警系统并未开启,这可能也对事故的发生产生了影响。适航标准与监管:在我国民航管理体系里,电动垂直起降器需通过型号合格、生产许可、适航合格、运营合格四项审定。目前小鹏汇天仅取得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特许飞行证,尚未完成全部审定流程,这意味着其安全性可能尚未完全达到正式运营的标准。环境因素:低空飞行易受天气、地形以及建筑物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此次事故发生时,有目击者称事发时有大风,猜测大风可能导致飞行器失去控制,这也说明环境因素对飞行汽车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此次事故虽然引发了对飞行汽车安全性的担忧,但不能仅凭这一事件就完全否定飞行汽车的安全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安全标准的完善以及监管的加强,飞行汽车的安全性有望逐步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