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多雨,需重点防范以下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一、健康风险1. 丹毒感染:蹚水后若皮肤有伤口(如脚气、蚊虫叮咬处),易感染β—溶血性链球菌引发丹毒,表现为皮肤红肿发热、边界明显。 预防:皮肤破损时避免接触脏水;蹚水后立即用清水冲洗腿脚,擦干并涂抹保湿霜,破损处用碘伏消毒。 应对:出现症状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拖延引发败血症等并发症。2. 真菌感染:潮湿环境易诱发脚气、灰指甲、湿疹等,需保持衣物干燥,选择棉麻材质衣物,及时更换潮湿衣物。 二、校园安全1. 积水隐患:校园及周边积水可能掩盖井盖缺失、塌陷区,导致溺水或触电风险。 防范:学生避免冒险涉水,远离电线杆、灯箱等带电设施;学校需提前排查低洼路段,启动应急预案,护学岗覆盖危险区域。2. 建筑风险:老旧校舍、临时建筑可能因雨水冲刷发生坍塌,需加强巡查,加固屋顶、窗户等易损部位。 三、地质灾害1. 山体滑坡与泥石流:持续降雨易引发此类灾害,尤其江夏区凉亭山等治理点需重点关注。 前兆:山体裂缝、坡脚鼓起、树木歪斜、沟谷轰鸣等。 应对:居住山区者提前规划逃生路线,向垂直于水流方向的高处转移;遇滑坡向两侧跑,切勿顺坡而下。2. 城市内涝:井盖移位、积水过深可能导致车辆熄火或人员被困。 行车安全:积水超过轮胎一半时勿强行通过;熄火后立即弃车逃生,破窗逃离时敲击车窗四角。 步行安全:用木棍探路,避开漩涡、路灯杆等危险区域。 四、雷电防护1. 户外避险:远离大树、金属物体,避免在空旷地奔跑;多人同行保持3米以上距离,防止跨步电压伤害。2. 室内防护:关闭门窗,拔掉电器插头,不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远离阳台、金属管线。 五、电路与电器安全1. 户外漏电:路灯、电箱等设备受潮后可能漏电,发现电线掉落水中立即远离并报修。2. 家庭隐患:定期检查电路,更换老化电线;进水后切断总电源,干燥后由电工检查。 六、食物安全1. 储存与处理:生熟分开存放,剩菜加热彻底;饮用瓶装水或煮沸后的自来水,井水需消毒。2. 变质风险:肉类室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发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保留食物样本。 七、应急准备1. 物资储备:准备手电筒、充电宝、急救包、饮用水等,了解紧急避难所位置。2. 关注预警:密切留意气象和地质灾害预警,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避开易涝点。武汉江夏区居民需特别关注凉亭山等地质灾害治理点动态,配合“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做好群测群防。雨季安全需多维度防范,从个人防护到家庭排查,从关注天气到应急响应,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财产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