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来袭时,地下空间(如地下车库、地铁站、地下商场等)因地势低,极易成为积水、内涝的危险区域。居民掌握正确的避险自救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是详细的应对指南: 一、暴雨来临前:提前做好防范准备1. 关注预警信息 - 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城市内涝预警,了解降雨量及趋势,避免在暴雨时段前往地下空间。 - 若居住在地下车库、地下室附近,提前记录社区、物业的紧急联系电话,以便及时沟通。2. 地下空间防护措施 家庭/商铺:在地下入口(如地下室、地下商铺门口)用沙袋、防水挡板等筑起挡水屏障,防止雨水倒灌;检查排水泵是否正常工作,备好应急电源(如充电宝、手电筒)、救生衣、哨子等物品。 地下车库:车主可提前将车辆移至地势较高处,避免停放在地下车库;若无法移动,可在车内备好破窗器、安全锤,以防被困。3. 规划逃生路线 - 熟悉所在地下空间的安全出口位置(如地铁站、商场的应急通道),确认逃生路线是否通畅,避免因慌乱找不到出口。 二、暴雨发生时:地下空间内的避险自救# (一)发现积水或险情时,立即行动1. 第一时间撤离 - 若在地下商场、地铁站、车库等区域,发现雨水开始涌入或听到积水预警,不要犹豫,立即沿疏散指示标志或向高处(如楼梯、上层空间)撤离,切勿贪恋财物。 - 撤离时,注意避开电力设备(如配电箱、裸露电线),防止触电;若积水已没过脚踝,尽量贴着墙壁行走,避免掉入下水道、排水沟等隐蔽危险区域。2. 被困时的应急措施 保持冷静,发出求救信号:若因积水被困,立即转移至最高处(如货架顶部、楼梯平台),拨打119、110等紧急电话,说明具体位置(如XX商场地下2层)、人数及险情,同时用手电筒、手机灯光、哨子等发出求救信号,引起外界注意。 远离危险区域:避免靠近墙壁、管道,防止墙体坍塌或漏电;若积水持续上涨,可用身边的漂浮物(如泡沫板、大型塑料袋充气)作为救生工具,确保自身漂浮安全。# (二)在地下交通空间(如地铁)的特殊应对1. 地铁内积水时 - 若地铁在运行中因暴雨停运,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切勿强行打开车门或攀爬轨道;若车厢内已进水,保持冷静,有序向车头或车尾的高处转移,等待救援。 - 若水位快速上升,用安全锤破窗逃生(注意避开玻璃碎片),逃至轨道后,沿隧道向地势较高的车站方向撤离,避免触碰轨道电缆。2. 地铁站内避险 - 在站厅或站台发现积水,立即远离出入口、自动扶梯,向站厅上层转移;若积水已漫过站台,切勿进入轨道区域,等待工作人员引导疏散。 三、撤离后的注意事项1. 确保自身安全 - 撤离至地面后,远离地下空间出入口,避免二次积水或坍塌;若身体受伤,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 不要返回地下空间取物品,待险情完全解除后,在专业人员允许下再返回。2. 警惕次生灾害 - 暴雨后的地下空间可能存在漏电、燃气泄漏等隐患,进入前先确认水、电、燃气是否已切断,避免发生触电、中毒等事故。 - 若发现地下空间周边有电线掉落、管道破损等情况,立即拨打应急电话,并远离现场,防止意外。 四、特殊场景应对:居家地下室/地下车库1. 居家地下室防积水 - 若家中地下室进水,立即切断电源总闸,避免漏电;用扫帚、水桶等将积水排出,或启动抽水机辅助排水。 - 若积水无法控制,及时撤离至楼上或安全区域,联系物业或社区寻求帮助。2. 地下车库车辆被困 - 若车辆在地下车库被淹,切勿强行启动车辆,避免发动机损坏;若车内人员已安全撤离,可联系保险公司报案,等待专业救援拖移车辆。 关键原则总结预防优先:暴雨前做好防护,避免主动进入地下空间; 果断撤离:发现险情立即向高处跑,不犹豫、不逗留; 科学求救:被困时保持冷静,利用工具发出信号,等待专业救援; 远离危险:避开电力设备、积水深处,警惕次生灾害。暴雨天气中,地下空间的危险性极高,居民需提高警惕,牢记避险步骤,最大限度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