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关于“750余岁白塔寺点亮老城新活力”的相关内容介绍: 白塔寺及白塔概况历史悠久: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由元世祖忽必烈诏令尼泊尔人阿尼哥主持设计和施工,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建筑特色:妙应寺白塔通高近51米,由塔基、塔座、覆钵、相轮、华盖和塔刹六部分组成,是一座典型的藏传佛教覆钵式塔。 白塔点亮工程灯光设计理念:整体灯光效果以雪山白为主色调,取意清净圣洁,特定时段辅以旃檀黄映照塔身,呼应佛教庄严和历史厚重。灯光照射到白塔华盖下垂挂的36片铜制华鬘时,红铜浮现出一抹中国红,妙合智慧吉祥之意。灯光照射方式:采用远、中、近多个角度远距照射的方式,勾勒出白塔覆钵式建筑雄浑轮廓的同时,实现了“见光不见灯”的艺术效果,彰显了对塔身的尊重和保护。亮灯时间:每周五、六、日及节假日的19:00-21:00。 白塔寺区域城市更新更新理念与措施:西城区政府统筹推进白塔寺历史风貌保护区城市更新工作,金融街集团下属北京华融基础公司以“整体规划、整体更新、整体提升、整体运营”为核心理念,从腾退疏解到风貌修复,从业态升级到街区营造,持续推进白塔寺区域改造。更新成果 环境改善:曾经被圈起来用于堆放杂物的东西岔胡同中央小片空地,如今成了颇受游客喜爱的打卡地,修整后的小广场加入了景观绿植和椅凳,还布置了成串大红灯笼的景观。 业态升级:白塔寺东西岔街区聚集了特色咖啡馆、小酒馆、风味餐厅、甜品店等,成为“北京文化休闲打卡地”与“金融街配套服务承载地”。 文化繁荣:随着东西岔街区风貌改造的完成,白塔艺术中心、白塔之恋文化中心将于近期开业。结合今年夏季消费季活动,还将陆续推出白塔写生、摄影等系列文化活动,让历史街区成为可参与、可互动的文化生活空间。 点亮白塔的意义文化意义:妙应寺白塔作为有着750余年历史的建筑瑰宝,点亮后似将千年岁月的璀璨记忆娓娓道来,重现千年盛世的磅礴气象与文化风华,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经济意义:点亮白塔为西城区夜间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带动周边餐饮、购物、文化体验等消费业态的繁荣,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社会意义:亮灯后的白塔让老城区有了新模样,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多高品质的休闲娱乐空间,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
|